佛坪的山谷與溪流     索廷強       ------       一     一個人在西安生活了四十年,退休后,回到了他在秦嶺深山里的出生地。他說,本來以為已經適應了城市生活,不再回來了,但他想念那條小溪。他是喝那條溪水長大的,是那條溪水養育了他。也許是溪水在他的身體里留下了某種特殊的印記,他經常夢到那條小溪,夢到自家房前柳樹下的那塊大石板。那是一個連山的大石板,溪水在石板上沖出了幾個大小不一的窟窿,大的窟窿象臉盆,小的窟窿象盤子。他說,還有房子后面的山谷,還有山谷里的小鳥、兔子和野豬,他時常夢到這些東西。現在退休了,他得回來,回到過去的夢中,過夢中的生活。   四十年時間,許多事情都發生了改變。父母已經過世,家里原來的房子有些破舊。房子周圍的樹木還是那些樹木,但變得有點陌生。村子里的人,大部分都不認識了,認識的人也不是原來的模樣了。雖然如此,還是有許多東西沒有變,那個山谷沒有變,那條溪流沒有變。溪流一直在流,樹林里的小鳥一直在叫,而且聲音還是那么清脆。   第二天早晨,他就沿自家的房子向上,進入一個狹隘的山谷。他想走小時候走過的路,看小時候經常看過的風景。那些樹,那些草叢,那些石頭和那些荒坡,他都想看看,摸一摸。他想躺在那里,讓時間倒流,讓自己變回童年和少年。這當然不可能,他想對比一下夢中的山谷和現實的山谷,看它們到底有多大的區別。幾里路后,是一片寬暢的坡地。這坡地過去種過玉米和大豆,現在已經荒蕪,他想,這幾乎和夢中看到的一樣,過幾天一定要把它開拓出來,仍然種上玉米和大豆。坡地接近山根的地方,有一眼泉水。泉水旁邊用石頭圍了一圈,成了一個水井的樣子。泉水邊有一塊大青石,大青石下面,壓著一根白色的塑料管子,這是父母在世時,家里吃水的自來水管。父母去世,這里已經好長時間沒有清理,雜草已經長到了水井里面,雜草中夾雜著已經腐爛的落葉,長著綠色的水藻。他拔掉水井里的雜草,找來一根木棍,清除水井里的落葉。一會兒,水井底部的泥沙露出來了,但水有點混濁。水井旁邊有一棵長著樹瘤的冬青樹,他摸了摸那些樹瘤,覺得這些樹瘤是長胖了。他坐在樹下,看著泉水從石縫里咕咕的冒出來,看著泉水慢慢地變清,一直到那些泛起的泥沙完全沉淀下去。他蹲在那塊大青石上,忍不住喝了幾泉水。泉水清冽甘甜,還是原來的味道。這味道像是一把鑰匙,打開了身體中塵封心的記憶。   記憶里的藍天就是現在的樣子,記憶里的白云就現在他看到的樣子,記憶里的陽光就如現在這般干凈,記憶里的空氣也如現在他呼吸著的那般香甜。也許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太久,某些記憶變得模糊。泉水不如原來的旺盛,山谷比過去狹小了,泉水旁邊的小路也變的窄小難行。這是他小時候經常走的一條小路,直通山頂。小時候,他經常沿著這條小路上山砍柴,沿著小路上山放牛,在小路邊搜尋野果和野菜。這小路像他身上的血管,只是里面流的不是血液,而是某種看不見卻能感受到的氣息。路邊的巖石。現在看來,路邊的巖石還是原來的樣子,只是上面的苔蘚變得粗糙了。樹木也是原來的樣子,樹皮的顏色比過去要深,比過去要老。他想,是這樹長老了,還是自己變老了,哎,也許是我和這些樹都老了。他沿著小路向上,來到那片樺樹林。在一棵樹下,他看到了動物的糞便。糞便的顏色發白,顯然是野豬的糞便。這野豬也是沿著這條小路上來下去的,他知道這條路會通向那里。山谷里的小路最先不是人踩出來的,山谷里的小路最先是由這些的動物踩出來的。它們踩出一條路,到小溪邊,或者是一眼泉水邊。如果你在山里,口渴了,沒有水喝,沿著這些小路,最終就和那些動物一樣,可以找到一條小溪,或者一眼泉水。   秦嶺的山谷,大多狹隘,山谷兩邊的山坡陡峭險峻,站在山谷里看,山峰也是直入云霄。想要登上某個山頂,一般要沿著山谷向里,再橫向向外,走上一個大大的之字,繞到山脊,再沿著山脊到達山頂。他沿著那個之字形的小路來到山脊,山脊上有一塊突出的巖石,巖石懸在半空。他早已渾身冒汗,他站在這塊巖石上,讓風吹,大口地喘氣,看對面的山谷。從這里可以看到另一條更大的山谷,看到山谷里更大的溪流,和溪流邊發白的沙石。   更大的山谷里,有更大的溪流,更大的溪流邊住著更多的人戶。每條溪流都帶著激情和能量,所有的人,所有的動物,所有的植物,都要從那些溪流里吸取能量,生長繁衍。是山谷里的溪水養活著我們和其它動物,是山谷里的溪水養活著我們看到的所有植物。所有美麗的景色,都和溪水有關。所有對故鄉美好的記憶,都和溪水有關。       二     佛坪位于秦嶺南坡,縣城就在一條溪流兩邊,這條溪流叫椒溪。椒溪基本上是南北流向,流經的路途中,有許多更小的溪流匯合。在椒溪上游,縣城北面幾里地就有一個匯合處,叫兩河口。兩河口左手那條溪流來源于龍草坪,右手那條溪流來源于沙窩子。一條小溪流,要確定它的源頭,比較簡單,但由許多小溪流匯合的較大溪流,要確定那里是它的源頭就比較困難。山頂附近的每一個山坳,都可以看做它的源頭,山谷里的每一眼泉水,也可以看做它的源頭。如果看椒溪的源頭,經過龍草坪的那條溪流的源頭是在秦嶺梁上那些山坳里,經過沙窩的那條溪流的源頭也是在秦嶺梁上的某些山坳里。在這兩條溪流眾多的源頭里,某些源頭可能很近,只隔著一個山梁,或者就是一個山梁的南北兩面,向北流到了沙窩子,向南流到了龍草坪,最后在兩河口又匯合在一起。   溪流的匯合和連接處,也是山谷的匯合和連接處。一條溪流,在流經的路途中,會有許多小溪流和它匯合。一條溪流,就是一個山谷,從溪流水量的大小,可以判斷山谷的大小和長度。水量大,說明它走了更多的路,收集了更多的小溪流,山谷就會長一些,在一些。水量小,山谷相對就要小一些。   從兩河口向上大約兩里路,是沙壩村。沙壩村委會后面有個山溝,溝里有一個自然村,叫冷水溝村。在冷水溝口,沙壩村委會后面不遠處,還有一個較小的山溝,溝口狹窄,看起來應該是個小山坳。進去后才發現,這是一個小山溝,溝里的溪流還不小,有水潭,雨季還有瀑布。只是溪流到達溝口時,溪水都從大石的縫隙和地下流走了,不像是一個大山溝的樣子。進溝的小路陡峭難走,小路時而繞過大樹,時而繞過巨石,而且大部分小路都在荊棘和灌木的圍剿下,找不到蹤跡。路邊也有比較平整的地方,看起來像是梯田,應該是上個世紀大集體時開荒種過的土地。土地里沒有莊稼,土地里長著茱萸樹。茱萸樹后面,更陡峭的坡上,是村民嫁接的板栗樹。   這種狹窄的山谷,道路不會在山谷的底部,山谷底部是溪水走的路,人和動物的道路在離溪水不遠的坡上。這路一會兒離溪水遠,一會兒離溪水近,一會兒可能要跨過小溪到對面的山坡。小路就這樣在山坡上拐來拐去,拐到南面的半坡時,在半坡的竹林里,有嘩嘩的響聲,是溪水流動的聲音。   第一次看到這半坡上的溪水,覺得很奇怪。那是五月初,雨還是三天前下過的,這水不可能是山坡上的雨水。這水清亮干凈,在雜草和荊棘下面,沖刷出一條小溝。在落差較大的地方,水和小溝里的沙石碰撞,冒出雪白的浪花。這不可能是一股泉水,這上面的山脊不高,看形狀不是能形成泉水的地形。就在這片比周圍都要茂盛的灌木和竹林上方,是陡坡,陡坡上長著板栗樹,沒有形成泉水的條件。仔細地沿著那股水流向上,在不遠處,看到了它的源頭。它是從一塊石頭下面流出的,石頭不大,上面是荊棘和竹子,下面是雜草和泥沙,感覺石頭里面有一個碗口粗細的水管,那白花花的清水,是從水管中噴涌而出的。   那里沒有水管,看不到埋設水管的痕跡。看下面的山溝,溝里雖然潮濕,但沒有水。溝里被山洪沖刷過的石板上,堆滿了枯葉和雜草。新發芽的草葉、灌木和藤蔓覆蓋著的溝里,看起來陰暗而且怪異。沿著板栗林向上,大約一里路,小路回到了山溝里。這里有一個大石板,上面長滿了苔蘚和一些多肉植物。過了這個石板,就到了山溝的另一面。這里還是茱萸和板栗樹林,在樹林邊,就突然看見了溪水,溪水一邊是草地,另一邊是墻壁一樣的石壁。   溪水沖刷出的沙石,堆集在石板前面的水道上,溪水不再沿山溝向下,而是從石板的縫隙流進了山體。山體內部,應該有一個空洞,或者是一條管道,通到下面那片竹林里。如果下雨,暴發山洪,山體內部的管道無法容納大量的洪水,洪水會從山溝里通過,如若是枯水季節,水流量小,溪水就從這個石板的縫隙里進入,通過山體內部的通道,從下面那個竹林里流出。   小路七拐八拐,面前逐漸變得開闊起來。這里是一片荒地,荒地是一塊一塊的,有七八塊之多,荒地邊緣都用石塊磊起,成梯田狀。荒地里長著茱萸樹,看樹下的雜草和土質,幾十年前,這里肯定是莊稼地,種著玉米大豆之類的作物。荒地靠近山溝位置,有一個二十多米長的石階,上了石階,有一片非常平整的草地,草地邊是用石頭磊起的大約三米多高的石壁。草地上沒有大樹,只有一些灌木和荊棘。草地的大小、草地周圍的荒地、石壁縫隙里的灌木和青苔都說明,在不遠的過去,這里有人居住過,這平地上應該有過一座房子。   過了平地,有幾塊巨石,小路就是圍繞巨石轉圈的繩索。過了那個巨石陣,又來到了溪水邊。這里泥沙淤積,形成了一個沙石堆集而成的沙舟。沙舟上的荊棘和灌木比山坡上長的茂盛,一棵野柳樹長在沙舟中間,野柳樹旁邊是一棵野核桃樹,它們下部的枝葉都向山溝下方伸展,顯然是經受過洪水的沖刷。沙舟對面是絕壁,不是那種豎直的絕壁,而是下部向內凹進的絕壁。絕壁大約有十多米高,以三十度左右的角度向外傾斜。站在絕壁下方,抬頭向上,看不到天空,只能看到石壁上的苔蘚和苔蘚里瘦弱的小草。絕壁上有水摩擦過的印痕,絕壁下方是溪水,溪水在石頭上沖刷出一個石槽。這石槽的形狀和絕壁上水流摩擦過的印痕類似,說明這絕壁不是地殼遠動形成的,而是水流沖刷形成的。那是五月,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,在那里站了不到五分鐘,就感覺冷,感覺到陰暗潮濕,如置身地窯中一般。   絕壁上部向另一面山坡延伸,快要觸到時,嘎然而止,形成了一道石門。石門后面的小路離溪水很近,灌木和藤蔓長得茂盛,水汽和薄霧彌漫,穿行其中,心中驚恐,只好止步不前。       ------       三     幾億年前,秦嶺隆起,形成山脊之時,肯定不是現在這樣溝壑縱橫,山峰連綿的樣子。即就是有一些溝壑山谷,那時的山溝肯定沒有現在這么多,溝也沒有現在這么深,這么寬暢。是水的侵蝕和沖刷才成了現在的樣子。雨水澆灌在山脊上,把柔軟的地方沖出深槽和大溝,形成山谷,堅硬的地方依然矗立在那里,形成山峰。當然,大陸板塊的不斷擠壓和移動,對山峰和山谷的形成肯定有著重要的作用,但從山峰和山谷的外形上看,水的沖刷依然是最重要的原因。水是手術刀,水是磨床,在歲月的配合下,切削和打磨,才使秦嶺成了今天的樣子。   秦嶺的山峰和山谷里長滿了花草樹木,水都貯存在這些花草樹木里。每一棵草,每一棵樹,都是一個小水庫,而整個秦嶺就是由這樣一些小水庫組成的大水庫。這個大水庫,這個巨人一樣的水容器,橫臥在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上。從這個容器里流出的水,形成了許多河流,北坡的河流向北,入了渭河,進入黃河。南坡的河流向南,入了漢江,進入長江。   金水河,它的源頭在秦嶺的山脊上,屬佛坪縣岳壩鎮自然保護區內。金水河從光頭山到洋縣金水進入漢江,全長100多公里,途經佛坪境內的岳壩、栗子壩,洋縣境內的秧田壩、金水等幾個比較大的鄉鎮。岳壩鎮大古坪村是佛坪最偏遠的一個自然村,有兩條溪流,分別叫東河和西河,在村口不遠處匯合。西河較大,來源于秦嶺山脊光頭山上的許多山谷。東河的源頭在涼風埡,溪流經過的山谷是一條古道。古道應該屬于儻駱道上的一個分支,古道上有許多遺跡,由于時間久遠,這些遺跡附近現在幾乎沒有人居住,留下的殘垣斷壁已經被四周茂密的植物覆蓋,需要仔細尋找,才能發現過去人類活動過的蛛絲馬跡。   涼風埡海拔2150米,是秦嶺山脊上的一個山埡,算是山峰的一個豁口。從豁口向南或者向北都要爬山,爬山的路前幾年經過修建,可以很容易地走到峰頂,在峰頂各修有一個瞭望臺。站在瞭望臺上,可以看到西河的河谷,看到北面的光頭山,看到龍草坪后面的山脊和山峰。   這里高冷,應該說不利于植物的生長,但這里沒有人,沒有人破壞,植物自然生長,就長的茂盛。如果你離開路,走進隨便一片樹林,或者一片草地,腳下踩的就不是堅實的大地,腳下踩的是海綿,是一層腐植物。這層腐植物,基本上是由樹葉、雜草和樹枝的枝干組成的。它們躺在那里,在雨水的浸潤下,腐爛、發酵,改變了質地、形狀和模樣,特別是接近土層的那一部分,顏色發黑,和泥土混合在一起,幾乎就是泥土的一部分。   腐植物是分層排布的,最上層的樹葉和枝干,還保留著原來的形狀。纖維、葉泡和導管,都是貯水的神器。中層和下層的植物雖然已經腐爛,個體變小,但貯水功能還在。腐植物之間,特別是表層,由于植物間的相互支撐作用,孔洞較大,毛細作用較弱,水分不易揮發。雨水浸潤腐植物時,腐植物就是吸水的海綿,纖維脹大,葉泡充滿。如果下大雨,淋雨(長時間地下雨)剩余的水分經過腐植層的過濾滲入泥土,過濾過程會把植物里的養分也帶入泥土。泥土里的水分和養分通過植物的根系被植物吸收,供植物生長。   低洼處,總會積聚更多的樹葉和樹枝,那里的腐植層更厚實,水分更多。山脊上無法存貯的雨水,也都會往低洼處流動,土層內部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,也會向那里集中。所有的水分向一個地方擠壓,找到一個突破口,水流了出來。如果那片坳地足夠大,周圍的山脊足夠多,水的壓力大,水會從那個口子里冒出來,形成了一股泉水。所以,在涼風埡那樣高冷的地方,走在路上,你可能會看到某些地方比較潮濕。如果下過雨,天剛睛不久,有的地方可能還有水滲出。透過大樹的樹桿看下面的山坡,某些低洼處,可能還有小水潭,有水滴滴落的聲音。從涼風埡向下,走不遠,山溝里就有了溪流。溪流邊隨便找一個山谷,沿山谷向上,在某個地方,都可以發現這樣流出來的水。   涼風埡到三官廟,八公里的下坡路幾乎就是在溪流邊纏繞。三官廟原來是一個自然村,現在是一個保護站,保護站內還有一個野生動物研究中心。在過去的古道上,三官廟應該是一個比較繁華比較大的村落。聽三官廟的老人說,上個世紀八十年代,三官廟也有十幾戶人家,六十多口人。就現在的三官廟,有四戶村民,十幾口人。雖然村民就是幾個老頭老太婆,在那里養蜂種菜,打發日子(理論上已經沒有農戶,農戶都已經移民到鎮上),但總算有人,不是完全的蠻荒之地。   三官廟保護站建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,保護站前面還修建了一個水電站,發電用水就是從涼風埡流到三官廟的水。這水再走大約十公里,到大古坪,由于不是從大古坪以東流來,叫東河。在大古坪,東河和從秦嶺山脊上來的另一條河西河匯合在一起。西河水流較大,匯合后的溪流仍然叫西河。兩條河流匯合后的西河繞過岳壩,經過女兒壩,從栗子壩入了金水河。   從三官廟到大古坪,有許多開闊的谷地,谷地里有一些倒塌的房子。這些房子周圍,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,都應該是一些村落。其實,這里每一個開闊的谷地都有一個名字,每個名字背后都應該有一個故事,講述當年古道上的繁華景象。騾馬店,想象一下,作用就如現在的加油站,附近肯定還有一些旅店和商鋪。火地壩,谷地開闊,周圍有許多肥沃的土地,算是一個糧食生產基地。三星橋,一個奇怪地地名,溪流上應該有過一條特別的木橋。黃家灣,左家坪,應該是黃姓和左姓聚集的繁華村落。   當一個開拓者來到深山,想在某個地方安營扎寨,他首先要找到一條小溪,或者一眼泉水,找到溪水沖刷出的平地,開墾,種植,讓自己有吃有穿,然后在那里生存下來。如果那塊平地足夠大,山谷足夠開闊,就可以誕生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。所以,所有的小山村附近,必然有一塊平地來耕種,有一條小溪來滋養。   溪水沖刷泥土,在某些地方淤積,形成一片肥沃的土地。砍除大樹和灌木,等適當時機,一把火燒掉(這種地叫火地),把土地開墾出來,種上小麥大豆和玉米。如果溪水邊有一塊平整的土地,修一條水渠,把水引到平地里,可以建造水田,種上水稻。三官廟有許多水田,大古坪也有許多水田。從三官廟到大古坪,一路上有許多平地,雖然現在的平地上已經長滿了荒草和樹木,但從平地的形狀來看,在過去,在古道興隆繁華的年代,它們肯定是水田。是這溪水,是溪水沖刷出的肥沃土地養育了古道上這些村莊,造就了當年的繁華。   涼風埡向南,經過山頂瞭望塔,再向南,是另一個山谷。山谷里的溪流叫金水。這就有了疑問,按照水流的長度和水量的大小來看,大古坪的西河,水量更大,水流經的區域更長,更應該是金水的源頭,更應該命名為金水。想了半天,還是想到了人,這和人有關。西河流經的大部分區域(上游)屬于無人區,人們不愿為一個沒人居住的河流費力命名,就隨便取了一個名字叫西河。而金水要經過古鎮岳壩,在古代,岳壩人戶密集,興盛繁華,當然要給經過他的溪流取一個響亮的名字。是不是這樣,我只是猜想,沒有考證,不能當真。   涼風埡南坡出水的地方(金水河的源頭),也是一個開闊的谷地,那里有人類居住過的痕跡,有大量的田地。田地現在還有人耕種。再向下,山谷就變得狹窄,周圍的山峰變得陡峭,溪流也急湍起來。急湍的溪流在狹窄的山谷里,形成了許多瀑布。最有名的一個瀑布叫黑龍潭瀑布。黑龍潭瀑布高約十余米,瀑布所在位置,溝深林密,光線陰暗,站在瀑布下面看,瀑布宛如一條升天巨龍,騰空而起。估計黑龍潭的名字,也是由此而來。這急湍的溪流和瀑布群一直綿延幾公里,到店子坪和涼水井附近,山谷才變得開闊。從涼水井到岳壩,溪流邊上都住有農戶,四周的田地里也都種著莊稼。       四     高山流水,是說泉水和溪流。空氣中的水蒸汽,凝結成樹葉上滾動的露珠,是水。太陽一曬,風一吹,露珠仍然變成了水蒸氣。水蒸氣在高空凝聚變成云,云再聚集下落成雨。和平川地區比較,山里有更多的樹木,更多的水蒸氣,更多的云,會下更多的雨。所以在山里,天氣就像是小媳婦的臉,陰晴變化無常。一會兒是陽光,過一會兒就可能是暴雨。這些雨落在山頂山谷,山頂山谷里有樹,每顆樹都是一個水庫。山還有其它有植物,秦嶺是被植物覆蓋的著的一個凸起,每一株植物都是一個水庫。水從這些水庫中滲出,匯集起來,形成泉水,流成溪流。所以說,山有多高,水有多高,不是說山,而是說樹,說植物,有樹有植物的地方肯定有水。山有多高,水有多高,是說那種從植物的根部匯集,從山石的縫隙里奔涌而出的泉水,說得是能變成水流,一年四季不停流淌的溪水。   在石墩河鎮,有一個自然村叫爛泥湖。爛泥湖在高山頂上。高山頂上有一個湖,而且叫爛泥湖,真是有點奇怪。聽村子里的人說,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,爛泥湖有四五十戶人家,二百多口人,每人名下有一兩畝水田,整個山頂上就有三四百畝水田。幾年前的冬天,我去爛泥湖。從鎮政府前面不遠處上山,開車大約四十分鐘,一直到山頂,在山頂轉過一個豁口,面前出現了水田,就到了爛泥湖。爛泥湖的水田不是一個,而是一個連著一個。水田里的有水,有七倒八歪已經腐爛的稻草。水田靠近山根處有農戶,農戶后面有山丘。山丘都不高,也不險峻,但樹木長的茂盛。是這些樹木里的水,匯到山丘周圍的山谷里,再集聚起來,形成了高山之上的湖。爛泥湖,在遙遠的過去,可能真是一個湖,后來,湖邊住的人多了,為了生存,人們填湖造田,才成了現在的樣子。爛泥湖,如果你沒有去過,不知道那里,只聽到這名字,肯定以為他是山溝里一個坳地,聚水而成。誰能想到,它在秦嶺之巔,是秦嶺之巔的一個湖泊,一片由湖泊造成的水田。爛泥湖的水,從石礅河入了蒲河。蒲河的源頭在寧陜縣境內的天華山,流經寧陜、佛坪,在大河壩鎮三河口村匯入了汶水河。   從西岔河鎮古峪溝村開始上坡,開車大約四十分鐘就到了山頂。山頂上同樣有一個豁口,過了豁口,是下坡路,向下不遠,是一個村子,叫瓦寨子。瓦寨子是山頂上的一個坳地,只所以叫瓦寨子,是因為過去有土匪在那里住過,修過一排一排的瓦房。瓦寨子也是一個自然村,由于進村的路是從上向下,村子就顯得特別開闊。雖然村里的農戶都已經移民到鎮政府附近,但村子里的房子都在,而且都有人居住。有人有房,田地就不會完全荒蕪。路邊部分水田是耕種過的,還有部分水田里種著一些苗木。小溪,當然有一條小溪從村子里穿過。村子四周的山丘溝壑里,還有更小的小溪,它們匯合在一起,最終集聚在村子下面的一個坳地里。上個世紀六十年代,農田建設時期,村民在坳地里修了一個水壩,坳地就成了一個水庫。多年前的一個冬天,我站在水庫大壩上看水,看從水庫里流出的溪流,我想知道這水流到那里去了。但走了不遠,小路和溪水分了家,溪水在幾塊巨石和茂密的灌木之間消失了。我沿路到側面的山坡上,下面是一個U字形的大山谷,三面山坡幾乎是絕壁,沒有路。周圍都是茂密的大樹,根本無法看清溪水流到了那里,只能聽到溪水在石頭上撞擊的聲音。這是瀑布的聲音,溪水肯定在絕壁上形成了許多瀑布,只是那里沒有路,無法就近觀察。回去后問村民,水庫里的水最終流到了十畝地,灌溉那里的幾百畝水田。   岳壩鎮草林村是金水河邊的一個村子,從村委會上面不遠處過金水河,上山,開車半小時,半山腰上有一個小山村,叫皇后村。皇后村前面有一個山包,山包周圍有二百多畝水田把山包圍成一個太極的形狀,人們叫它太極田。從太極田開車向上,再走半小時,到了山頂,有一個湖,因湖旁過去有一尼姑庵,叫尼姑湖。太極田的水,來自于尼姑湖。和爛泥湖不同,尼姑湖是一個真正的湖,湖水深不見底,湖里游魚成群。尼姑湖邊長著大樹和灌木,無法判斷尼姑湖真正的大小。如果不是剛從山下上來,走過那些陡峭的山路,你不會相信這個湖是在秦嶺之巔。如果你在湖邊的草地上睡了一覺醒來,你會以為這是平川丘陵地帶的一個水庫。   尼姑湖其實就是一個水庫。這里太高,也沒有開闊的平地,不適合人類居住,沒有人居住,周圍的樹木就長的原始蠻荒。從湖中所長樹木位置來看,尼姑湖南北縱深大約有二千米,東西寬約有一千米。湖的四面有山,北面山較高,西南面山矮,周圍的山坡也不如下面的山坡陡峭。在湖的東、西、南三處,有三個豁口,分別通向三個不同方向的山谷。西北方向的谷口修有溢水的涵道,看涵道下面的山谷,溝深林密,問本地人,說是從這個山谷下去就是女兒壩。女兒壩是金水河最大支流西河流經的一個村子,說明尼姑湖的水,有一部分是經過女兒壩流入了金水。湖的南面谷口,修有水壩,下面的山溝看不清走向,也許從山溝里轉幾個彎,仍然流入了金水。灌溉太極田的水,是從東面的豁口處流出,這里也是來尼姑湖的大路,豁口處修有水渠,再下面山坡陡峭,不需要修建專門的水渠。千百年來,溪水自己沖刷出了一條水渠。       ------       五     有時候,心里想著要干許多事情,但卻沒有一件事情自己能干。我們只是普通人,在許多事情面前,都是有心無力。這時,心里就會煩。這是閑的無聊時,自己給自己找的煩惱。特別是周末,沒有什么實際的事情要干,坐在家里看看電視,玩玩手機,更覺得無聊的要死。想看書,靜不下心來,想出門,卻感覺到無處可去。   學校后面的山溝叫黃家灣,黃家灣有姓高的,姓翟的,姓王的,姓張的,就是沒有姓黃的人家。黃家灣的農戶雖然大部分都住在溝口,但沿著溝里的小溪向上,還是有許多農戶。小溪兩邊,稍微平整一點的地方,要么是莊稼地,要么是房子。如果那個周末實在無聊(這種時候還是非常多的),我就沿著山溝向上,看山谷里那些樹,看荒野里的花花草草,看那些房子,看頭頂上的白云在獅子崖周圍慢慢地移動。   其實,到了野外,藍天白云太單調,沒有多少看頭,有看頭的是那些山溝,山溝里的灌木,草地和樹林,以及在其間爬行飛躍的魚蟲鳥獸。從黃家灣最后一家人戶前面跨過小溪,是一片松樹林,松樹林占據了兩面坡,兩面坡之間有一個溝。溝不深,是那種淺溝,溝口有竹林,有一條溪流,溪流細小,在干燥的冬季,只能感覺到潮濕,而看不到水流。沿著這條溝向上,一直到山脊,有一個向下凹的平地,凹地周圍的灌木和雜草比其它地方長的茂盛。如果是夏秋季節,凹地里有水,如果下雨不久,凹就如池塘,像是天池一般。這不是泉水,這是雨水,凹地下面是紅色的泥土,不是那種能夠滲水的沙石,雨水可以存貯更長的時間。如果仔細想想,我的判斷可能有錯,這個天池下面也許真有一個泉眼,這水大部分是從泉眼里冒出來的,而不是我開始認為的那樣,只是雨水。   過了最后一戶人家,能看到路邊有白色的水管,這是黃家灣村民的自來水管,許多地方在溪水的沖刷下都露出了地面。小溪是山谷里運水的導管,裸露在表面。山谷里還有許多運水的導管,隱藏在地層之下,看不到。這白色的自來水管,是人工管道,雖然也埋在地下,但總有一些蛛絲馬跡,總能找到它的走向。水管穿過一個白色的小沙灘,到了對面的一個小溝里。溝口坡根是竹林和灌木,灌木茂密,沒有路,無法穿過,只能走坡側的一條小路。小路在松樹林里拐來拐去,拐到小溝時,對面的茱萸樹下,有一個方形的水泥臺,這是水井。水井側面有水管通到地下,水管和水泥臺上都長著苔蘚,苔蘚濕噠噠的。這里路不遠,也不算過于蠻荒,每年我都要來這里兩三次。我知道,十幾年前,現在長著茱萸樹的地方,原來是一片坡地,坡地一直延伸到上面的山坳里。   路在右手的竹林里,右手的松樹林里也有一條路。兩條路在不遠處匯合成一條路,路再穿過一片竹林,就看到了小溪。然后,是一片開闊的坳地。大約七八年前,這地里還種過土豆和玉米,現在的茱萸樹已經長大,地上無法種莊稼了,樹下只長著一些稀疏的雜草。沿著茱萸林向上,快到灌木林邊的時候,有一眼泉水,泉水被人用幾個石頭圍了起來,形成一個直徑大約一米的圓形水潭。   從學校到這個泉水邊,大約需要四十分鐘。每次到這里,我都要跪在那里喝幾口泉水。從這里上到坳地邊上的山脊,沿山脊到里面山坳里的另一個泉水邊,需要半個小時,而且這一段路程,坡陡路小,有時幾乎找不到路,要在灌木林里穿行,比較費力,我需要在這里喝點水,休息一會,積聚一點體力。   爬山,爬這種荒山,要小心腳下,要注意頭上,腳下踩穩當了,頭上可能有荊棘,有伸出的樹枝。走著走著,路沒有了,需要觀察周圍的地形地勢,判斷那里可能有路。遇到一棵大樹,樹下有厚厚的樹葉,當然要躺在那里享受一番,這比你躺在家里的床上舒服多了。躺在家里的床上,你只能看著一無所有的天花板,想些無聊的煩心事。躺在大樹下,你可以看那些樹枝,看樹枝上纏繞的藤蔓,看被樹葉切成碎片天空。躺一會,再坐起來,看蜜蜂,看蝴蝶,看蟲子,看它們悠悠閑閑,漫不經心的樣子。我最喜歡坐在樹下看那些螞蟻。一只螞蟻從褲角到手指的探險總是那么漫長,而且在旅行的中途,螞蟻總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路線和方向。對螞蟻來說,我的身體是一個陌生的山坡,上面溝壑和道路都是陌生的,需要耐心探索。   一株植物,譬如說一棵樹,水從樹根的毛細管開始,沿著纖維向上,一直流到細枝末稍,流到樹葉,流到樹葉上的毛孔處(這個過程中,樹皮是主要的輸水管道,如果在樹干某處把樹皮剝掉一小圈,輸水管道斷裂,樹會渴死)。風一吹,葉片上的水分蒸發,變成水蒸氣。水分蒸發時,帶走能量,樹葉會抖動,打冷顫,在樹枝上左右搖晃,像是蝴蝶的翅膀。那些真的蝴蝶,可以在山谷中的任何地方。譬如說,在那棵你躺著的大樹下,也可能在小溪邊,在一個水草叢生的泉水邊。有天中午,我走得比較遠,大概走了兩個小時,到了獅子崖下面的一塊絕壁下。絕壁旁邊是一條溪流,四周是高大的樹,有松樹,板栗樹,樺樹,椴樹和樅樹,夏天的樹葉幾乎把天空完全遮擋住了。我有點害怕,想喝一口溪水,然后下山。我蹲在溪水邊的一塊石頭上,驚動了草葉上的蝴蝶。喝完水后,我蹲在那里一動不動地觀察,那群蝴蝶都是黃色的,像是一家人,在離我不遠的溪水邊飛飛停停。它們吃什么,靠什么生存。它們有美麗的翅膀,但美麗不能當飯吃吧。一只蜜蜂在蝴蝶叢中亂飛,它是不是把這些蝴蝶當成了盛開的花朵。四周的樹葉都在動,水面在閃光,空氣有些苦澀。在眾多的鳥聲中,我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,像是某種動物的叫聲,其實是樹葉抖動時相互碰撞的噠噠聲。我害怕了,我得離開這里。這里不是我的領地,短時間侵入是可以的,但不能長期占領。   去的最多的,還是學校后面的山坡。如果早晨沒有課,我可以偷偷地溜出學校,爬到某個樹林里,閑逛一個小時。甚至于吃完晚飯,天黑之前,我也可以去,在某個草地上坐半個小時,或者在荒坡小路上上上下下地溜達。幾十年來,這坡上那里有條小溝,那里有一塊的草地,那里有路,那里沒有路,我心里都清清楚楚。在我記憶的那張地圖上,有一條小溝,溝里平時沒有水,只有在下雨的時候,溝里才有水。平時看不到水,但溝渠里面總是很潮濕。溝到半山處,山坡起了一個皺褶,皺褶里幾乎見不到太陽,雜草和灌木長的也不是特別茂盛,但那里是一直是水汪汪的。每次走到那里,感覺那里可能有一眼泉,只是山坡上滲下來的水,力量不夠,不能沖破泉眼上蒙著的那一層薄膜,于是,地下的水就那樣憋著,淚眼朦朦,卻流不出來。   如果有一個整天的時間,還可以去爬更高的山峰,譬如說獅子崖。   縣城附近最高的山峰,就是學校后面的獅子崖,海拔1802米。來佛坪三十多年,一共去過三次。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,那個時候年輕,四個人同路,早晨八點出發,回來時已經是晚上七點,這是第一次。二十多年后,2010年春天,一個人去了一次,早晨八點出發,在山頂上呆半個小時,回來時下午三點。兩年后,2012年春天,還是一個人去,那一天吹大風,沒有到最高處,只到絕壁下面,就原路返回了。野外有許多不可知的危險,特別是上獅子崖,幾個人同行相對要安全一些。盡管如此,我還是喜歡一個人去。一個人自由,想在那里停留發呆完全由自己的心情決定。一個人,更容易產生一種忘我的狀態,把自己溶入那些山峰和山谷。一個人,只需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。   去獅子崖應該有三條路,一條路是從韓盤溝進溝,沿山谷向上,到谷底的時候,再爬山,聽說這是最容易的一條路。另一條路,是從黃家灣進溝,到谷底,再爬山。黃家灣的谷底我去過多次,每次都到了獅子崖的下面,但從來沒有從那里去過峰頂。我三次去獅子崖都是從椒溪大橋那里開始,直上,不歇氣,一口氣上到上個世紀修建的電視轉播塔那里。從那里可以看到縣城,平時那些高大的建筑物,從那里看,只是一些小盒子。看到馬路是一條細線,車是細線上蠕動的一些蟲子。人當然看不到。想想自己一直在那些路上走著,一直在思考一些大大小小的煩心事,現在回頭一望,和這高大的山峰和深廣的河谷比較,自己小到幾乎不存在的程度,那些困惑自己的問題,那些煩心的事情簡直就不是事情。   從電視轉播塔到獅子崖最高處,我的最快記錄是二個小時。一個人走在山脊上,上上下下,看那些高大的樹,聽耳邊呼呼刮過的風,踩著枯枝和落葉,穿過荊棘和灌木,你會覺得這像是在自己家里,覺得這世界就是你的。這是一個美麗的世界,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,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樹,想象成一塊石頭,覺得自己就是這美麗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。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樹上的鳥,站在樹梢上看著遠方。可以把想象成一陣風,正在山谷里慢慢地向上吹動。坐在一塊巨石上,看腳下霧氣朦朦的山谷,看離的很近的白云,你會想,我這是要去那里呀,我這到了山頂,還能去那兒呀。   我那里都去不了,我那里都不去。我就是爬山,消磨時間。在那些無聊的日子里,把自己丟棄在山野,放逐自己。       六     縣城東面的最高峰,叫橡子崖。從東岳殿開始,沿著山脊慢慢地走,大概需要兩個小時。如果從東山公園那里直上,需要一個半小時。在椒溪河和東岳溝之間還有一條山溝,叫龐家溝。如果沿龐家溝向上,爬坡,到了盡頭,也就到了橡子崖。龐家溝不深,也就住了七八戶人家,農戶周圍是水田。現在那些水田大部分都變成了旱地,旱地慢慢都荒了,長上了雜草和灌木。   橡子崖最高處,是一個寨子,傳說當年有土匪在那里盤踞過。從橡子崖向東面的山下看,可以看到一個大村子,是王家灣村。王家灣村的谷地比較開闊,村里的房子在溪流的兩邊。前幾年有人租了河谷里的田地,在那里種花種草,準備發展旅游,給這里重新起了一個名字,叫花花世界。花花世界興隆了幾年,人們沒事,就去花花世界轉轉。最近幾年,田地里的花草好像沒人管理,有些荒涼。   王家灣村委會旁邊的山溝,叫張家溝,溝里有人戶,有田地,小溪和溝渠邊長著絞股藍。有年夏天,我們去王家灣找絞股藍,從大溝進入了一個小溝。進入小溝不遠,半坡上有一家人戶,四間大房,一間側房,房前有一片平地。平地上長著雜草,門前的場院也沒有人打理,顯然是很長時間沒有人住了。有人知道這家,說是人在外面打工,房子已經賣給了西安人。再向溝里,發現樹叢里有兩戶人家,我們正在猶豫,卻聽到有人叫我名字。在這深山里面,有誰會認識我。難道是我教過的學生。   房側有一條小溪,小溪上架著幾根木頭,就是橋。小溪邊上有一棵李子樹,樹上掛著四只金紅色的南瓜,看起來就像是過年時掛在門前的燈籠。正房的房檐下,掛著新剝的玉米,檐坎和場院里也是玉米。場院不寬,邊上長著構樹、桑樹等一些喬木類的小樹,樹上也掛著燈籠般的南瓜。我們正在看那些樹,一個老頭扛著一捆柴從下面的山溝里回來了。老頭后面跟著一條狗,是那種土狗,狗并沒有對我們叫喚,只是遠遠地躲著我們,等我們坐在門口時,才慢慢地靠近我們,圍著我們的褲角轉圈。   我問老頭,怎么知道我的名字,怎么認識我。他說就是認識,他說去年過年前在村委會見過我。我記起去年冬天來村里寫過對聯,可能那時候他認得了我。我們問他為什么不搬到移民點去住,要住在這深山里。他說在這時住慣了,去移民點住不習慣。還有,他指著場院下面的地說,你看這里有地,我還喂了兩頭豬,在這山里,我種些玉米和洋芋,就可以喂豬,到移民點,就沒法喂豬了。他問我們來溝里干什么。我們說是找絞股藍。他說這溝里絞股藍多,他都是拿來喂豬。他說下面的水田邊有,前面那條溝里的水渠邊有,上面那家豬廠對面的坡上,長著半坡絞股藍。   幾只雞回來了,它們不吃場院里的玉米粒,它們在旁邊的竹林和草叢里吃飽了,只是回來歇息一會。一只長尾巴的鳥在一棵柿子樹上叫了幾聲,又回到了樹林里。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左右了,是天氣最熱的時候,這里卻不熱。一個同伴說,把這里的泥土路修成水泥路,小木橋也變成水泥橋,房子改造一下,下面的竹林再修個亭子,整個看起來就干凈漂亮了。另一個同伴說,這樣以來,那種山野味,泥土味就沒有了,這里也就沒有意思了。   從佛坪縣城沿椒溪河向南大約十公里是西岔河,西岔河向西的山溝叫彭家溝,彭家溝村委會對面有一個山溝,叫楞子溝。楞子溝左手,還有一條小溝,溝里住有一戶人家,那戶人家房子還在,聽說已經沒人居住。楞子溝比較寬闊,算是一個山谷,住著十幾戶人家。茱萸花開的時候,我和朋友去楞子溝他親戚家玩。進溝就是爬坡,坡不陡,路還算不錯。路邊有溪流,溪流不大,沒有把周圍沖出深溝大壕。溪流邊是茱萸樹,某些地方還有香椿樹和泡桐樹,樹之外,就是大量的土地。土地肥沃,而且大部分是水田。水田已經沒有人種了。有人在水田里種樹,有人在水田里種菜,但大部分水田里,什么也沒有種,長著雜草和灌木。   半山上有一戶人家,房前是小溪和竹林,周圍有許多大樹。走到門前發現,路被一些竹子和荊棘擋住了。門口坐著一位老婦,她說前面地里打了農藥,怕雞中毒,就把路和場院圍起來放雞。這山溝里的雞是放的,而不是喂的,放雞,放牛,放鴨,放豬。放雞,就是把雞放到山坡,放到場院和小溪邊,讓雞找蟲子吃。事后,我對朋友說,這條路也就你親戚家的兩個老人走,平時圍起來也沒有什么問題。他說,說的也是,就這兩個老人,也許幾天都不會離開家里,不走那條路,路上就幾天沒有人經過,圍起來真的沒有什么。   朋友親戚家在山谷的最高處,從那戶放雞的人家上來,大約有兩里路。到朋友親戚家,需要經過一片竹林。穿過竹林就能看到房前的院子,院子很大,院子下面有豬圈,有一片菜地。菜地外面是小溪,小溪邊上長著幾棵香椿樹。小溪對面是山坡,山坡上長著大樹,大樹連成片,一直到房子側面和房后。看著那黑洞洞的樹林,我知道,從這里向上,不會再有人家,這是楞子溝離溝口最高的一戶人家了。   正房有四間,典型的佛坪特色的房子,土木結構,房很高,檐坎很寬。屋里的地面平整光滑,但不是水泥地面,也不是什么地板,而是用那種叫做三合土的東西做成的地面。墻壁應該是多年前粉刷過的,顏色已經不是太白。樓板是用木板做的,門口的樓板下面,掛著好多臘肉,說是這里通風好。趁朋友和他親戚拉家常的功夫,我就出門,我想看看那條溪水。   房側堆放著已經劈好的柴禾,還有幾只蜂箱,房后的地邊也放有蜂箱。小溪在茱萸樹下。溪水在樹下形成兩個小水潭,上面那個水潭周國是幾塊石頭,溪水是從那個石頭下面流出的,石頭上面很遠處看不到水,這地下也有一個通道,水肯定是從地下通道流出來的。溪水側面是溝,溝里也有水,溝旁的大石上,建有一個方形的水泥池子,池子外面有水管,池子和管子上長滿了青苔和雜草,能聽到里面水流的聲音,這是楞子溝村民的自來水井。我沿著房側的小路向上,走了不遠,就不敢走了。路邊的大樹,荊棘和灌木把路圍了起來,我不像是走在野外,而是走在某個陰暗潮濕的地窖里。回去后,我說了那條路,朋友的親戚,那個老人說,那是上面山溝的溝口,比較狹窄,過了那段路,再向上,周圍就寬敞了。   過了那個瓶頸一樣的溝口后,再向上,應該是另一個寬闊的山谷,我想,這寬闊的山谷里,肯定有一眼泉水,在等著我去我發現。只是這個瓶頸,我沒有突破,無緣看到這眼泉水的真面目。我突然想起,那個在西安生活了四十年的老頭,在他回來后,他住的那個山谷是否和這里一樣,山谷之上還有另一個山谷。親戚家這個老頭,他的那些兒子,會不會在他去世后,也回到這里,守著這里的山谷與小溪。 +10我喜歡

1   前段時間,和幾個朋友開車出去游玩,一路上,我們伴隨著輕音樂,各自分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兒,互相調侃對方,終于卸下來一周的疲憊,得以放松。   正當我們暢想即將到來的好時光時,前面一輛車停在路中間,絲毫沒有要挪動的跡象。   因為是村子里面的路,比較窄,我們打了兩聲喇叭,示意對面的司機能夠稍微讓一下。   結果,司機直接下車沖我們大聲嚷嚷:沒看到在送人的嗎?眼瞎了,有人下車沒看見啊?   我們幾個年輕氣盛,聽不得他滿口臟話,便下車和他理論起來。   沒想到,這一理論,理論了快兩個小時,雙方溝通不暢,我們有理也說不清了。實在沒辦法,我們撥打了110,讓警察參與進來解決問題。   最后,我們在警察局終于把事情解決了,但已經到了中午,大家也沒有心情再去玩兒了。   其實,我們當時面對這樣一個無賴,完全可以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不與他計較,甚至可以用最簡單的辦法,掉頭繞行,就可以保證自己的事情不被耽誤。   但我們誰都沒有這樣做,完全被他激怒,甚至喪失了應有的理智,才使一天的計劃毀于一旦。   人的心情,有時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左右,當別人試圖激怒我們,而我們又剛好被他激怒時,我們便已經輸了,不止輸給了激怒我們的人,更是輸給了我們浪費掉的時間啊!   2   同事小沫,有一次,代表學校去市里面講公開課,她在車站上了一輛出租車,報了地點之后,就開始檢查自己上課所需要的材料。   司機一路上又拉了幾位乘客,由于小沫的地點最遠,司機私自決定先送其他幾位乘客,最后再送小沫。   幾次拐路之后,小沫才發現路線不對,甚至越來越遠了,她要求司機停車,她要趕時間,不能這樣繞來繞去。結果,司機破口大罵,說小沫是在耽誤他做生意。   最后,在一個乘客下車的地點,小沫也趁機下車,可沒想到的是,付車費時,司機要求小沫必須付到最終地點的錢,要不就不讓小沫走。   小沫明白,時間不等人,她不能因為這點小事,而讓單位跟著自己一起丟掉面子。她果斷拿出錢,付給司機,便趕緊乘坐其他的車。   終于在最后一刻,小沫趕到了公開課的會場,熟練而優雅地講完公開課,并贏得了所有人的喝彩。   小沫后來聊起這件事時,說過的一段話,讓我印象深刻:很多事情,我們要學會暫時放一放,分清主次,不能讓它影響自己的心情,也不能讓它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。   凡事都有主次之分,對每個人來說,最重要的事,不是去和他人爭論不休,論個你長我短,而是能夠時刻保持理智,不因外部原因而隨意改變自己的計劃,讓自己的時間貶值。   3   去年,和同事去市里參加一個行業研討會。   等車的時候,有一個乞丐來到我們跟前,實際上是爬到我們跟前,伸出手向我們乞討。當時,看他那么可憐的樣子,我們二話沒說,一人給了那個乞丐五塊錢。   隨后發生的一幕,卻讓我感到很震驚,那個乞丐在身后的角落里,脫去身上爬行需要的裝備,想要逃離乞討的地點。   我看出乞討者的陰謀,心中抑制不住的憤怒之火,轉身打算追趕時,被同事制止,她面無波瀾地說:不要因為這件小事,影響了咱們的好心情,耽誤了重要的會議。   但我還是很憤怒,一路上心情都很低落,五塊錢就這樣被騙了,那也是我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啊!怎么能這樣被騙?我越想心里越難受,甚至想中途下車,去找那個乞討者。   我問同事,你就不氣憤嗎?那可是咱們自己賺的錢啊!同事依舊語氣平和地對我說:當然氣憤,但再氣憤,那些錢也回不來了,與其在這里捶胸頓足的憤怒,不如向前看,我們還有更多的機會賺回很多個五塊錢。   的確,若當時我不聽同事的勸說,即使回去找到那個乞討者,尋回我們的錢,但在一次次的尋找中,讓自己變得煩躁不安,郁郁寡歡,也會浪費掉自己寶貴的時間,這才是最大的損失。   我們有時候,很容易在不足為道的小事上,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。它讓你難受,讓你覺得不甘,讓你內心波瀾起伏,耿耿于懷……   但我們若真把時間與精力,都浪費在與小人作斗爭上,那又何來的時間和精力去充實自己,提高自己,讓自己變得更加沉穩睿智呢?   時間,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,將會帶給我們最大的價值;而當時間用在不值當的事情上時,只會讓自己感到得不償失。   在利用時間上,我們要有敬畏心。   當我們試圖敬畏時間,時間也會敬畏我們。   而敬畏時間的最恰當方式就是,不在不值當的事情上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。   原創:小魚叔 +10我喜歡

小說:   張春生之死   作者/劉玉偉       在鐵路醫院的太平間里,我掀開那雪白的被單。眼淚忍不住又流了下來,這就是我熟悉的,剛剛二十一歲的張春生嗎?那個活蹦亂跳,健康帥氣的小伙,就這樣走了?他那沒有一點血色的臉龐上,細而黑的眉毛下,緊閉著眼睛。高高的鼻梁下,原來紅潤的雙唇,也沒有了一點血色。 我又想起來,那一年他來到大李村工區時,還是個十六歲的孩子。他那張稚嫩的臉上,多了他那個年齡段少有的憂愁。我和他的父親也共事多年,那也是一個老實能干的中年男人。那一年他經常咳嗽不止,去醫院檢查后,醫生就悄悄地告訴他妻子,說他已是肺癌晚期。那時,張春生剛剛上初中三年級,等他剛參加完中考,他的父親就病逝了。 張春生的母親沒有工作,他下面還有兩個還在上學的弟弟秋生和妹妹冬花。段上考慮到他們家的困難,就讓他接班到工區上班了。 張春生來工區不到半年,工區做飯的李師傅家里有事,請假回去半個多月,工長就安排我來做飯。工區在灶上吃飯的就七八個人,每一天三頓飯也很簡單。有一天中午吃油潑面,張春生又要在灶上吃。我開玩笑說:“你不回去吃飯,在這兒湊啥熱鬧。”他嘿嘿一笑說:“我就喜歡吃你做得油潑面,真的很好吃!”我看著他那很開心的樣子,就從心里喜歡上這個比我小十三四歲的小伙子了。 王愛民是西安的下鄉知青,三十出頭,個頭不高但身體很結實。他夏天光著上身在鐵道線上干活時,那身上的肌肉塊讓大家都很羨慕。他已經結婚,愛人在大李村鎮的糧庫上班,是個很漂亮的姑娘。 王愛民從農村招工到工務段后,就分在了大李村工區。他那一年才二十出頭,愛喝酒也愛交朋友。幾年下來,不但和大李村車站的人很熟,也和鎮上糧庫的人交上了朋友。因為鎮上的糧庫經常要到車站來聯系車皮,朝外面和朝庫房來回運送糧食,糧庫還承擔著鎮上居民的糧油供應。 王愛民有一次,又和他們在一起喝酒時,糧庫的主任就把糧庫的職工趙文秀介紹給他認識。他們兩個人是一見鐘情,談了還不到半年,趙文秀就懷孕了。我1980年到大李村工區時,王愛民的兒子都五歲多了。 張春生剛來工區時,王愛民見他老實又不愛說話,就經常指使他干這干那。他也害怕王愛民,王愛民說東,他決不敢說西。我有時看不慣了,就對王愛民說:“張春生比咱們小十三四歲,還是個孩子。你說過剛來工區時,他才六七歲,還跑前跑后地叫你王叔叔。你就真忍心再欺負他?” 王愛民嘿嘿一笑說:“劉哥,我知道你喜歡他。他現在別說叫我叔了,連個哥都不叫。有時嘴還硬得邦邦的,我就是要讓他長長記性,別沒大沒小的在我面前胡說!” 我在王愛民結實的胸膛上拍了一下,說:“你還好意思說他胡說!他還是個孩子,你和你老婆的那些事,就不該當著他的面胡說!” 我也在私下里對張春生說:“你現在還小,也打不過他。他說啥你只裝著沒有聽見,不要去接他的話茬。” 張春生低著頭說:“老哥,我知道了。我會好好鍛煉身體的,等我把身體練得棒棒的,再和他比個高低!” 我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:“你把身體練結實了是好事,要去和他比個高低就不對了。” 張春生是個有毅力的孩子,他說到做到,他用廢棄的鐵路材料,在工區院子里自制了單杠和舉重的健身器材。他天天晚上都要堅持鍛煉到很晚才休息。兩年下來,他身體是越來越結實,那胸肌腹肌和胳膊上的肌肉也越來越明顯。 張春生來工區的第三年,我就調工務段機關工作了。有一天,我去工區檢查工作。晚上,我和他一起去鎮上洗澡。僅僅過去了兩年,他那一身結實的肌肉真和當初判若兩人。我就悄悄地問他:“王愛民還欺負你嗎?”他把胳膊一彎說:“老哥,他敢!我能把一百多公斤的東西輕輕地舉起來,扔他就不費吹灰之力!” 我在他胸口上拍了一下,說:“好小弟,記住老哥的話,你就是再有勁也不能去欺負別人!”他還是微笑著說:“老哥你放心,我決不會去惹事的!他只要不動我,我也決不會動他。” 我和工務段的人從鐵路醫院出來,就來到西良車站派出所,王愛民已被單獨關在一個房間里。他手上戴著手銬,人也顯得很沮喪和很憔悴。他從昨天下午到現在,既不喝水也不吃飯,只是一個經地在那里哭泣。 我和鐵路派出所的人也很熟,那一年工務段在這里舉辦青工普法教育學習班時,我還請趙所長去給青工們上過課。趙所長見我來了也很高興,也想讓我進去勸勸王愛民。 王愛民一看到我哭得更厲害了,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:“劉哥,我真的不想打死他。他為啥不躲一躲呀,我真后悔,我真后悔!”他一邊說,一邊把頭朝床頭上碰。 我緊緊摟住王愛民說:“老弟,你別這樣。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,你就應該好好面對。老老實實地把問題交待清楚,爭取寬大處理才是。”       王愛民告訴我,他還是因為口角和張春生吵過幾次。他那一天早上想動手打張春生,還沒有走到張春生跟前,就被張春生提起來,扔在了工區辦公室的床上。 最讓王愛民難堪的是,當時在場的職工都轟堂大笑起來,工區里年齡最大的老宋還開玩笑說:“你還以為是前幾年,你想欺負他就欺負他。今天,你小子不行了吧!”他從來都很愛面子,當時羞得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。 下午上班時,王愛民和張春生先走出了工區大院。在鐵路邊,王愛民手里拿了一個,用來起鐵軌的起道機上用的鐵棍。他氣哼哼地對張春生說:“你小子還真長能耐了,看我不打死你!” 張春生也瞪了王愛民幾眼,說:“你敢!你要是不服氣,下班后咱倆個再來幾下。” 王愛民一時沖動,舉起鐵棍就朝張春生掄了過去。張春生以為他只是嚇嚇自己,即沒有躲也沒有用手去擋。 當其他職工都走出院門時,只聽見“哐當”一聲,張春生手捂著頭頂,就倒在了鐵路邊。 工區職工急忙用架子車把張春生送到了鎮上的醫院,鎮上的醫院見張春生傷勢太重,就用120急救車把張春生送到了西良區鐵路醫院。 王愛民不久就被西安鐵路中級法院,以故意殺人罪批準逮捕。我也去參加了他的公審大會,當法官宣布他因故意殺人罪,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時,他雙腿一軟又癱坐在椅子上。我清楚地看到,他那沒有血色的臉上,全是悔恨的淚水。 我也聽說,張春生的母親因為悲傷過度,幾次都昏死了過去,如今還住在鐵路醫院里。 我在公審大會后,又獨自一人來到張春生的墳前。那是工區職工為他挖的,就在他父親的墳墓旁。 我朝四周看了看,還沒有墓碑,幾個工區職工送的花圈,插在墳頭的四周。我不知不覺地又流下淚來,張春生剛剛二十一歲,還沒有談過戀愛,對母親和弟妹連一句話都沒有說,就這樣走了。 王愛民的一時沖動,讓張春生倒在了鐵路邊,也斷送了自己的一生。張春生之死,讓我好長時間都沒有緩過勁來,有好幾次還在夢里見到他。他真的是太年輕了,才二十一歲就這樣走了。       +10我喜歡

作者:沉水的鯨魚   1、有時我們只是浪費了時間,做了很多無用功   最近天氣一直灰蒙蒙的,直到這幾日天氣突然好了,于是在微信群里和一群小伙伴約去爬山,說是楓葉正紅,該去好好散個心了。   一起商討約時間的時候,突然一個朋友說:“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啊,不能再浪費時間了。然后她就推掉了我們的小活動。看到她就如此堅持,我們對她表示理解后也沒有強迫。   我看著她匆匆離開了話題討論,就想起她最近的確是忙,經常熬夜工作學習,不免有點為她心疼,先不說她一個女孩子,畢竟總熬夜對身體不好,每個人的睡眠是很重要的。   我突然就想起了我讀高中的時候。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那個時候老師每天布置的試卷就像雪花一樣多,每個人都忙得暈頭轉向。當時的我也是如此,每天好像都有著做不完的事,刷不完的題,吃飯都是匆匆忙忙的解決掉。計劃也做得好好的,甚至細劃到每一小時每一分鐘,可是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,以至于自己天天熬夜到零點之后。  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,事情的結局卻是收效甚微,我還是被劃分到了學渣堆里。你說我不努力嗎?不,我覺得自己已經是頭懸梁錐刺股了,可是反觀學霸呢。學霸那時也很忙,每天都在寫題和看書,可是你偶爾會發現他卻也有時間玩游戲有時間打球,甚至還有時間談個戀愛,你說氣不氣人。   如今離開學校已經很多年后,我還對這件事還是留有陰影,我聽到一個長輩說:“如果你很忙,那么你必然是哪些地方沒有做對。只能證明了你只是一個疲于奔命的人,而不是精英。因為再牛逼的人也能牛逼得云淡風輕,只有平庸的人才是平庸得茫茫碌碌。”   之后若有所思了一陣,聯想到自己的學習模式,我覺得這句說的真是很有道理。那個時候自己天天熬夜,上課該認真的時候卻是困意重重,規定時間內的任務完成不了,偶爾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想著放松,本末倒置了,還自己經常為自己的忙碌沾沾自喜,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浪費了時間做了很多無用功。   2、人能做到的,只是管好自己的注意力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我想起了一段曾經讓我感觸頗深的一段話,如今記憶還是很深刻,這話的大意是說:   我們就算每天八點半起床,到晚上12點半睡覺,一天16個小時,除了吃飯午休跑步健身運動,你并沒有一直在工作。   或許你的時間花在了原本只打一盤的游戲,最后卻忍不住來了三把;   或許你的時間花在了原本只看一集的美劇,卻一不小心刷了三個小時。   關于這段話我是從哪里看到的,現在已經不記得了,但是它一直存在我的手機里,以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的時候,這樣的道理真的是給我當頭一棒。   對比一下,想起我的一個學霸朋友就比我厲害的多。她做事的專注力真是讓我尤為欽佩。以前和她一起寫試卷,我寫了兩三下就想著玩玩手機,就算她把我手機沒收走,我也能抬頭看一看窗外的風景。   那時看她刷了一套又一套的題,我疑惑的問她,這么多事要處理哪來的時間,你不覺得很煩嗎?她搖搖頭,說:“學線性代數的時候,矩陣的初等變換要一步一步的來,所以做很多事也是這樣的,要的是一心一意,有條不紊。”   是吧,“一心一意,有條不紊”,這幾個字如今想來還是無比贊同。其實時間無法被管理,人能做到的,只是管好自己的注意力。   想想你走在路上,又發消息,又刷微博,把時間掰成幾半去花,結果因為沒看路撞傷了,那這還不如快些趕路,到達了目的地后再安安心心的做一些事情。   3、你要十分努力,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  我們的生活里有很多人每天都很忙,我自己當然也一樣,可仔細掂量你可能就會發現,有很多事其實都是自己在做無用功。   比如你大學的時候忙著學生會忙著兼職,但只知道跟著別人的節奏,沒有自己獨立高效解決的能力和思維。   比如你花了半個小時看了一會書,其實你什么也沒看進去。   再比如你花了半個小時刷朋友圈,什么也沒做,只是點了一圈贊。   我以前也經常聽人說,你要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。可現在想想,其實你也不應該在背后犧牲睡眠和健康去努力。應該試著去找到隱藏的規律和方法,然后用有限的時間,來高效的處理問題。   忙碌是一種癮,它會充實我們的生活,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坐下來安安靜靜地思考問題,然后感受自己的內心呢?   你想一想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吃過飯的你,所謂的努力忙得要命的你,是不是在拼命的刷著手里的手機,是不是每天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去做這一天需要完成的事,而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用來做著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。   時間對大家都是公平的,但是每個人對待時間的態度卻千差萬別。   請你不要做喪失了對時間的主權的被生活操控的布偶,也不要讓時間躲在陰影里冷冷地看著你自我感動。   我們是要忙,但請不要瞎忙,投入和產出應該是成正比。你說呢,會管理時間的人,我想生活一定不會太差,不是嗎? +10我喜歡


李依婷的熱門嚴選87286蔡文龍的熱門嚴選袁美其的推薦清單陳予元的評價心得
柯芳儀的評價心得 林曉茹的優質產品推薦16658 不要打架 (2) (3)左美惠的開箱推薦文天地15253 陳定馨的推薦清單 我的家鄉我的河 (2) (3)暴博綺的試用評比89633 黃為全的熱門嚴選 愿我的人生如煙花般璀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79eye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